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,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优势与智力资源,4月23日-24日,我校会计学院与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联合组成调研帮扶团队,沿着G331国道奔赴吉林省珲春市边境村,开展为期2天的实地调研与帮扶工作,同时,团队与当地基层党组织完成党建联建工作,并举行赠书仪式,以“党建红”引领“振兴路”,以专业力量赋能边境乡村发展。
G331国道串联起我国北方边境线,沿线村庄承载着独特的地缘优势与发展潜力。珲春市作为中、俄、朝三国交界的重要节点,其边境村在贸易、旅游、特色农业等领域具有鲜明特点,但也面临产业升级、财务管理规范化等现实挑战。此次调研团队聚焦边境村的经济发展痛点,旨在通过实地考察、数据分析与政策建议,为乡村振兴提供精准支持。
团队成员深入解放村、密江村、依力村、沙坨子村、古城村、西郊村等6个边境村,开展“财旺边疆、专业赋能”专题调研,与当地村干部、农户、小微企业主展开座谈,详细了解村庄产业结构、财务收支管理、国际贸易现状等情况。会计学院团队运用专业知识,针对村级财务制度建设、成本核算等问题提出优化方案,并现场开展基础财务知识培训;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团队则围绕跨境电商、边贸合作等领域,为当地特色农产品拓宽外销渠道、提升品牌影响力提供策略建议。团队还走访了村集体特色产业基地,共梳理出财务规范、品牌包装、物流优化、法律援助等四类10余项具体需求,形成第一手数据,为后续形成系统性调研报告奠定基础。
在扎实推进调研帮扶的同时,党建联建工作成为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。会计学院党总支与密江村党支部举行党建联建签约仪式。双方围绕组织共建、资源共享、活动共办、发展共谋等目标,就党建引领乡村振兴、党员志愿服务、边境村产业发展等议题达成合作共识。之后,举行党建联建赠书颁发仪式。
此次沿G331国道开展的调研帮扶与党建联建行动,不仅是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生动体现,更是产学研深度融合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积极探索。下一步,调研团队将会同其他学院交换各村的实际诉求,为每个边境村建立长效帮扶机制,定期回访跟踪进展,持续为边境乡村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,书写校地合作的新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