访谈背景
为加强学校与校友间的联系,凝聚校友力量,激励学子以优秀校友为榜样,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,我们以小记者采访的方式对优秀校友进行访谈。
访谈对象:王秋迪学长
王秋迪,会计学院2021届优秀毕业生,现就职于长春遣返中心,担任一级警员。在校期间,他以优异成绩夯实专业根基,通过参与学生工作、学科竞赛及志愿服务等多元活动,系统培养了组织协调、应急处理和团队协作能力。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复合型能力结构,他顺利通过公务员招录考试,完成从会计学子到移民管理警察的身份转变,在国门一线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忠诚担当。
访谈内容
小记者:
学长,从校园到职场,在身份转变的过程中,您遇到了哪些挑战,又是如何克服的呢?
王秋迪:
初入岗位时,我遭遇了理论与实践的”断层困境”:课堂所学与实务操作间存在明显磨合期。为突破瓶颈,我采取”双轨学习法”——白天跟随业务骨干现场观摩操作流程,在典型案例中提炼工作方法论;夜间系统研读最新政策法规,建立动态知识图谱。通过三个月的沉浸式实践,成功实现从会计思维到执法思维的转型跃迁。
小记者:
您作为优秀毕业生,在长春遣返中心这个特殊的工作环境中,警务工作有哪些独特之处?
王秋迪:
长春遣返中心的警务工作兼具政策刚性与涉外敏感性,区别于普通公安的属地管理模式,我们需在跨国法律框架下精准执行遣返任务。从对象甄别到移交押解,每个环节都须经受国际法、出入境管理条例的双重校验。保密纪律更如达摩克利斯之剑,要求我们养成”涉密不上网、上网不涉密”的肌肉记忆,在高压环境下锤炼出政策通、业务精、作风硬的复合型警务素养。
小记者:
在工作之余,您是如何进行自我提升,保持职业素养的呢?
王秋迪:
我坚持”学战结合”的成长模式:定期参与警务培训更新执法知识体系,考取移民管理执法资格证等专业资质;通过案例研讨、模拟演练等交流形式,在思维碰撞中锤炼应急处突与团队协同能力,实现从单一技能向复合型警务人才的进阶。
小记者:
对于在校的学弟学妹们,您有什么关于职业规划和学习方面的建议吗?
王秋迪:
职业启航需做好”三维规划”:目标定位上,建议通过实习实践建立行业认知坐标系,结合兴趣测试与职业访谈锁定发展方向;学业深耕方面,既要构建”教材-专著-政策”三位一体的知识金字塔,也要参与学科竞赛锤炼实操能力;能力锻造维度,建议通过社团活动、志愿服务等场景化训练,重点提升组织协调、解决问题能力。面对挫折时,可建立”问题清单-复盘日志-成长档案”的自我激励系统,将挑战转化为能力跃迁的阶梯,最终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无缝衔接。
初审:王卓、高杨 复审:梁锐、于千傲 终审:马更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