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第四十一个教师节之际,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,建设政治素质过硬、业务能力精湛、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,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,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,9月8日下午,学校组织30余名教师代表赴吉林大学黄大年纪念馆实践研学。党委书记郭立东带队,学院领导、学科(专业带头人)、青年教师代表及党委教师工作部工作人员参加。
黄大年纪念馆生动展现了黄大年如何从小立志求学,最终成为中国教育与科研领域的杰出贡献者。“繁霜尽是心头血,洒向千峰秋叶丹。”——黄大年先生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“心有大我、至诚报国”的弘道追求。他的一生,是无私奉献、爱国敬业精神的典范,默默书写着壮丽的人生篇章。
心怀崇高敬意,庄严礼赞先贤。参加活动的全体人员驻足于黄大年先生曾经工作过的地方,感受先生的风骨与情怀,心情久久不能平静。展厅中一件件手稿、一本本藏书、一张张照片,是黄大年智慧和奉献的见证,记录着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创新的执着,更象征着他对科学无尽追求。跟随讲解员的介绍,大家默默的体会着黄大年教授与团队人员只争朝夕、共建科研、拼搏奋斗到人生最后一刻的非凡岁月,真切感受到了人民教育家精神的真谛。
郭立东在参观时强调,黄大年先生是国际知名的地球物理学家,更是一位深怀家国情怀的“大先生”。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了的重要指示,高度赞誉了他“心有大我、至诚报国”的崇高精神。长财教师更要以黄大年为榜样,坚守教育报国初心,担当铸魂育人使命。用高尚的师德师风熏陶学生,以仁爱之心关怀学生,做学生为学、为事、为人的示范,帮助学生“系好人生第一粒纽扣”。大家要将学习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所激发出的热情,切实转化为科研动力,转化为落实“立德树人”根本任务的扎实行动。他勉励教师们要将黄大年“大先生”的精神内核,深深融入教育的血脉,践行于工作的日常,根植于每一位教师的心田,为培养出更多具有家国情怀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,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不懈奋斗。
明灯不灭,薪火相传。参观结束后,大家纷纷表示要向黄大年学习,在专业领域里辛勤耕耘、攻坚克难,在精神觉悟上追抵先贤、尽心竭力。
经济学院党总支书记宫百慧表示,黄大年教授的事迹宛若一束强光,照亮了我内心深处对责任与担当的认知。他心有大我、至诚报国的精神,以及争分夺秒、忘我工作的态度,深深震撼了我。我将以黄大年同志为标杆,将学院党建工作与学院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等方面紧密结合,引导师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的发展大局中;敢于开拓创新,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经济学科发展的新路径;关心师生成长,营造良好的学术与育人氛围,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经济人才,为学院和学校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。
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常颖感慨的说,看着馆内陈列的手稿、照片与科研成果,黄大年教授用实际行动践行了“只要祖国需要,我必全力以赴”诺言,这份赤诚与坚守深深叩击我的心灵,坚守人民教师的初心和使命,就要学习他教书育人、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,勇于创新的精神;学习他淡泊名利、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,立德修身,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;学习他心有大我、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,才能在教书育人、科研创新等方面作出表率。
会计学院宋玮蓉老师激动的说到,黄大年教授那句“振兴中华,乃我辈之责”犹在耳畔回响。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。作为长财教师,我在深感敬佩的同时,更觉责任千钧。青年教师应以黄大年教授为榜样,在教学中传递家国情怀,在研究中追求创新突破,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者的初心与责任,做一名有情怀、有担当、有作为的新时代教育工作者。
参加实践研学活动人员合影。
初审:于千傲 复审:梁锐 终审:马更富